凭什么这里成了滑雪场的顶流?

长达200多天的雪期,一年近2/3时间处于冬天,你可以骑上图瓦人的高头大马,奔向雪原深处,或者乘坐“吊箱”攀上3000米的云宵峰,驭板而下,这就是阿勒泰的冬季。

 

也许因为2024—2025雪季是阿勒泰爆火后的第一个冰雪季,也许因为几大雪场的硬件再次迭代,将军山、可可托海、禾木(吉克普林)和青格里狼山阿勒泰4大滑雪场每天接待游客总人次都在1.5万左右,总体旅游接待量比2023—2024雪季同期增长20%。除了蜂拥而至的滑雪发烧友,来阿勒泰赏冰雪的游客也大幅增加,今年1月举办的“2025冰雪旅游发展大会”上,阿勒泰地区入选“2025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”。

 

如果说夏季的阿勒泰,刚刚被2024年的爆款剧集《我的阿勒泰》带火,冬天的阿勒泰,早就已经是滑雪发烧友们心中的滑雪天堂。澳门姑娘小敏从一个没见过雪的南方人成为常驻阿勒泰的滑雪教练;“在野禾木”的创始人任禹橙是最早一批从内地来这里滑雪的雪友,因为太爱阿勒泰的雪干脆在禾木开起民宿;艾雪曦在可可托海“入坑”滑雪,她一直说,已经被这里的雪宠坏了,尽管刷过了全球几乎所有知名雪场,可可托海依然是滑雪的那部分自己精神上的故乡。

 

其实,阿勒泰正是人类滑雪起源地,万年以前,人类的祖先从这里出发学会如何依靠它出行,今天,人们回来追逐这项充满“魔力”的运动——清晨看禾木河结成蓝冰,腾起缥缈的晨雾,傍晚,等待橘色、粉色、蓝色、白色铺陈在天地之间,牧人骑马踏雪而行,而雪板就是滑雪者的“马”,带着他们驰骋在茫茫雪岭。

 

有人曾这样形容阿勒泰:“写浪漫该怎么写?冬天,下雪,阿勒泰傍晚6点。”

A total of 1 page 1 data